学院首页

卓越三农·治学 | 国际暑期学校全球大师系列讲座:斯蒂芬·布劳德伯利院士第二讲回顾

2024-08-30

7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史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二场由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斯蒂芬·布劳德伯利(Stephen Broadberry)主讲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基于第一次讲座探讨过的“大分流”理论,继续分析全球收入增长的理论及机制。布劳德伯利教授的本次讲座题为《公元1870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赶超、前进和衰落》,深刻探讨了自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内涵。

本次讲座由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助理教授翟润卓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农史研究所所长高原,全校5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布劳德伯利院士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全球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内涵。布劳德伯利院士首先回顾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指出英国的工业化带动了一些西欧国家如比利时、瑞士和法国的经济发展,然而,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并未受益于“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路径,从而导致世界各地区经济分化加剧。他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详细讨论了东西方经济增长产生差异的原因。他指出工业化促进经济腾飞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区能通过工业化实现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强调了产业结构性转变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尤其在20世纪中期后,服务业的重要性显著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后,布劳德伯利教授详细分析了美国、苏联、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具体案例后,验证了社会能力因素(如教育、政治、商业和金融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布劳德伯利教授强调理解经济增长需要多维度的框架,包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他呼吁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这些因素,以推动全球经济的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就“地区发展差异”和“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于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布劳德伯利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气氛热烈。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数据详实,为理解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供了新颖视角。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