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COLLEGE OVERVIEW

仇焕广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原农业经济系建立于1954年,其前身是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的经济计划系农业经济教研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校中最早开展农业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科高等教育体系的发源地。学院是享有盛誉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也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唯一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教学科研领域的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所在单位、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个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农经学科砥砺七十载,名师辈出,俊彦云集。1950年代,曹国兴主持编写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等教材,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科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建立者。张象枢主持编写了《中国农业系统工程丛书》、《环境经济学》,是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和环境经济学的早期开拓者。上世纪80、90年代,几代学者致知力行,踵事增华,在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反贫困、农业系统工程、生态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史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8年,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授予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理论贡献者,我院周诚教授、校友张广友、王贵宸、杨勋、陈锡文等均在受表彰的贡献者之列。严瑞珍教授自1994年起在太行山区建立脱贫与发展试验区,温铁军教授在本世纪初开展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启了中国反贫困和乡村治理研究的人大学派。依托我院科研力量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是教育部系统唯一获得该荣誉的机构。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依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组建成立了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同志作为研究院的创意者和发起人,受邀担任研究院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担任研究院院长。

秉承光辉历史,再续时代华章。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落实推进学校新时代人才强校“八大举措”,引育德才兼备师资队伍,涵养卓越学术大师。学院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的教师队伍,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忠等一大批国内著名农经学者。学院还有人文社科领域首个“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1人、国家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

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管理、食品经济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六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农业、农业农村管理(MAA)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桃李天下,春晖四方。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里涌现了王贵宸、张晓山、蔡昉、吕永龙4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春正、陈锡文等6位正部级领导和20位副部级领导,13位大学校级领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正朝着“世界一流”教学和科研基地的目标坚实迈进。展望未来,学院将准确把握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农林经济管理高端人才。学院将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回应理论与现实重大问题,大力推动国际化建设,把学院打造成为优秀人才培养、成长、交流、汇集、干事的平台。学院热忱期待有志于“三农”问题研究和管理的青年学子和学者加入,共迎乡村振兴新时代,共谱农林经济管理新篇章!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