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召开,乡村振兴典型观测百县联盟揭牌
2023-01-181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敬辉等领导同志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我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代表以及中粮、碧桂园、伊利、大北农、中昊智达、腾讯等社会责任企业代表400余人现场参会。与会嘉宾聚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表演讲,并围绕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举办圆桌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致开幕词并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体规划。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一项积极伟大的战略决策,为中国农村的快速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措施,吹响了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号角,亿万农民欢欣鼓舞,基层干部精神振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农村是一个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要,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零敲碎打、小打小闹,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去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更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而是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有重点地去抓,特别是要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在当前一个时期和现阶段一段时期内,需要下大力气来切实抓好农业社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市场化运作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让农业强国建设跟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步伐,是三农工作者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乡村振兴是什么?我理解乡村振兴就是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短版,就是要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总书记讲目标很宏伟,其实也简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问题导向,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短板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政府、社会协同联动,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整合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三农工作在大局、全局中的力量方位和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找准突破重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道路。要着力构建高水平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体系,夯实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基础;着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着力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创造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为各行各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初就成立了农业经济教研室,在高校中最早开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高等教育,是新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开拓者、奠基者、引领者。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率先成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理论研究和乡村振兴基础性、战略性、大局性、前瞻性研究。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人民大学提出“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的明确要求。本次论坛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一次具体行动。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主持大会报告环节。
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敬辉:
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是增加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化动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乡村振兴产业短板的应有之义。要加强规划引导和要素支撑,指导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大资金、人才、科技支持力度,做大做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要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推动脱贫地区与发达地区深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助力脱贫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完善联农带动机制,推动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使脱贫群众嵌入产业链条,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要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常态化组织东部地区及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行动,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
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构建三个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河南以构建三个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一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业。二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三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2021年,河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连续十年高于城镇居民。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郭迎光:
山西乡村调查研究院近期开展了“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方式”调查研究,围绕玉米的生产方式、生产主体、生产手段以及玉米种得好不好、存在哪些问题等在太谷区大白村采取蹲点解剖麻雀方式,开展了较为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调研显示:大白村的玉米、小麦生产是由服务组织与农户共同完成,两个层次各有分工、相互补充,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构成了当地玉米生产的基本方式,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良种优肥全覆盖,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收入,也让服务组织有一定扩大生产的积累。这是在党的“三农”政策指引下,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创新的结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强适应性和生命力。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泽:
经过七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粮集团构建了全球布局、全产业链的业务经营网络,农产品全球的经营总量超过1.8亿吨,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农粮食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中粮集团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勇担央企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一是以产业基地为依托,积极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价值点、创新点,把企业的产业优势、布局优势与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紧密结合。二是加强优质原粮采购,通过优质优价市场化的收购引导农民种好粮卖好价,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为农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升农业产业价值。三是创新合作机制,完善利益连接,将更多的农民纳入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四是坚持长效推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中粮的力量。
碧桂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李静: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碧桂园探索“1+5+N”可持续造血模式,即以党建为引领,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搭配实施N类不同档次产业模块项目,既做优了项目,又做强了企业,并将产业效益持续用于乡村振兴,促进多地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取得显著性成效,打造社会企业可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碧桂园改变了单向捐赠方式,通过提升运营能力、利润再反哺持续参与乡村振兴中。国强公益基金会作为发起人,以股权投资者身份直接发起成立臻碧乡、国华文旅、惠众小贷和万木齐4家社会企业,企业所得利润返还国强公益基金会,用于基金会的公益项目或者企业扩大再生产。从2018年到2022年,累计转化产品超1000款,销售额5.3亿元,惠及超20万农户,产值达10.6亿元,实现分红超800万元。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当中,以奶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全面助力共同富裕。第一,建设现代化奶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第二,技术创新赋能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聚人才。第三,打造绿色产业链,不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第四,投身乡村儿童公益,塑造文明乡风。第五,推动技术、金融、产业、风险、优质高产饲料、奶牛品质升级、全面贴身服务的七个连接帮扶举措,带动农牧民共同富裕。
论坛举行了中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百县联盟揭牌仪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中央农办原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敬辉共同为百县联盟揭牌。
大会发布了《中国乡村振兴年度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仇焕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中国乡村振兴年度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从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整体情况看,2021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成型,支撑保障进一步强化;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升,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未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发展加快;乡村产业全链提升、持续壮大,农民就地就业增收渠道拓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乡村治理打开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主持下午第一环节“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主题:
2021年以来,中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升;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发展加快;乡村产业全链提升、持续壮大,农民就地就业增收渠道拓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乡村治理打开新局面。
乡村振兴工作包括三大块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接下来,围绕着“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三个主题来进行探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
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突破了现代化经济发展路径只有发达国家经济可以借鉴的单一模式。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什么样的特征?一是以小农户规模巨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城市化水平即使到80%,农村人口大概还有3亿人,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这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二是以城乡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三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以农民富裕富足为主要特征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五是以乡村宜居宜业为主要特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六是以乡村地域综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多模式、多类型共存的现代化。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中昊智达集团董事局主席黄亚雄:
中昊智达集团是集投资、科技、环保、光电、文旅、乡村振兴于一体的产业多样化集团。为响应国家号召,专门成立了产业集团专注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市场化的思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打破传统农业经营思维。我集团公司会同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搭建协助地方乡村振兴问题解决的平台。破解乡村建设难题,推出乡村示范片区差异化打造解决方案:“生态创意乡村”。强化资本引领,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铸牢根基。
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副总裁莫宏建:
大北农集团乡村振兴工作以金融帮扶和产业帮扶为重点,相继在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区开展了帮扶实验。在“十三五”期间,大北农集团在全国重点帮扶地区投资帮扶项目23个。以公益帮扶和智力帮扶为支撑,大北农公益基金向多所高校捐赠资金,用于支持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广西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
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产业资源的富集区。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建设。一是坚持红色引领,打造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的成功典范。二是加快绿色崛起,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富民的新模式。三是加强东西合作,打造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产业现代化的样板。
广东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
广东省徐闻县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是我国最大的菠萝种植优势区,全国每3颗菠萝就有一颗来自徐闻。近年来,徐闻县以菠萝作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实践切入点,全面推动菠萝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化,用小菠萝种出了乡村大产业。
【圆桌论坛一】国家万人领军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国强,河北易县县长杨大伟,山东兰陵县副县长任力,河南宝丰县副县长孙志刚,大北农集团乡村振兴总监崔镇玺围绕“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进行座谈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园结主持了下午第二个环节“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主题: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过程中,基层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存在什么样困难、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本环节讨论交流的重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
总书记反复讲,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看浙江,为什么浙江做得比较好?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确实是比较成功的,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保护村庄周边的山水和自身的空间肌理,二是要坚持功能和空间的有机混合,三是保持和改进乡村生态循环,四是传承乡土文化,五是推广小型化的适用低碳技术,六是因村施策防止“整乡推进”,七是坚持“逆向整治”,八是农民自主振兴乡村。
南宁市副市长刘宗晓:
汲取教训,当前南宁在乡村建设中,抓产业,盯着一个单品做大,拉长产业链,形成聚集效应。现在产业做强以后,通过租金、股金、奖金、反向承包金等利益联结机制,现在回乡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做起来以后,市里派了200个专业人员,叫“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帮把村庄的规划做好,把底数摸清楚,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江西横峰县委书记潘琍:
横峰县抓住乡村建设这个基础性的工程,全域打造秀美乡村,呈现出功能全、有乡愁、低成本、可复制、能推广的鲜明特质,同时全力推进产村融合、村民自治、移风易俗的工作实践,也契合了中央从美丽到富美再到和美的工作要求,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真心支持。
【圆桌论坛二】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郑风田,河北康保县县长周学勤,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贺秀山,腾讯安心平台产品负责人、腾讯安全总经理曲晓晴围绕“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主题进行座谈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仇焕广主持了下午第三个环节“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主题: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治理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治理的三个方面:治理主体、治理事项和治理制度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他们的关系又会有哪些新的演进?相信这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乡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转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有规律性地转型,对传统的乡村治理生态、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管理理念都提出了挑战。要使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开创乡村治理现代化新局面,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任务。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共生共存、有机统一、同步推进的。讲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广义的治理现代化。关于组织体系有两个重点,今后一个时期一个是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政府是乡村治理重要主体。二是对特别法人登记要做出规范,民法典里面已经规范了集体经济组织是特别法人,但是特别法人要登记。三是保障村集体组织自主经营权。在完善治理结构的时候,这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委书记余斌:
乡村治理不仅关系农业农村的发展,更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迈入了快车道,巴州区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沉积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从2021年我们开始在全区上下开展群众诉求大起底,两年时间共起底人民群众诉求25657个,坚持小事村舍办、难事乡镇担、大事区上管的原则,一诉求一档案,分区分层分类化解。
【圆桌论坛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原主任赵树凯,江西赣州上犹县委常委、副县长段奕,江苏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山东泗水县副县长段伟,围绕“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主题进行座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