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在京举行——聚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01-16

1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韩长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等领导同志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我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代表以及中粮、碧桂园、伊利、大北农、中昊智达、腾讯等社会责任企业代表400余人现场参会。与会嘉宾聚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表演讲,并围绕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举办圆桌论坛。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乡村振兴年度研究报告》,举行中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百县联盟揭牌仪式。

与会专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是以小农户规模巨大、城乡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地域综合体等为主要特征的多模式、多类型共存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经济上维护农民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权利,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耕者增其利、耕者落其业、耕者安其居、耕者享其权、耕者共其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及城乡融合四大领域细化指标设计,指导各地建立监测评价制度,及时掌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和努力方向。

与会专家指出,处理好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水准、城乡人口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探索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路径。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资源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要紧盯重点领域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特别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急配中心,贯通上下游、打通产加销,让乡村设施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要激活农村消费潜能的堵点,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让农村成为扩大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源。

与会专家表示,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商品农业、企业农业、市场农业。要着力构建高水平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体系,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受益的机制保障。要着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以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带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农业科技由跟跑、并跑向领跑加速跨越。要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生产,在稳定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把握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度,不断改进“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相互补充双层经营模式”,进一步丰富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双层经营体制的实现形式。

与会专家提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中国式乡村产业现代化。着力从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等方面入手,坚持市场化运作、供给侧调节、一二三产融和、片区化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促品牌。要用好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等抓手平台,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到县域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村创新创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有就业的岗位、稳定的收入。要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小果园、小花卉园、小瓜菜园、小水产园、小养殖园”等涉农经济,以及“小加工、小餐饮、小民宿、小制作、小买卖”等非农经济,努力构建小规模大群体、小庭院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局面。

与会专家强调,要立足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推进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要坚持做好全域规划,通过规划的系统性来保证村庄建设的有序性,注重保护村庄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坚持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有机混合,保持和改进乡村生态循环系统,传承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要充分动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力促建设管护一体化,要把市场主体引进来,实现建设经营一体化。同时,要重点推进中心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建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网络营销等基础设施,打通农村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县乡医疗资源统筹力度,加强村卫生室发现疾病、发现疫情的处置能力。

与会专家强调,在党的领导下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要把握好乡村治理的广泛性,包括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文明治理以及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政府是乡村治理重要的治理主体,从管理走向治理要能够适当放权,尤其是要向乡镇一级适当放权。政府要处理好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注意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性的合作组织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治理职能。要加强农民权益、农村经济、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立法,为乡村治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提供法律支撑。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同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分别主持论坛相关环节。

image000.jpg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