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卓越三农·治学 | 中国人民大学-美团 产教育人主题座谈会顺利举行
2025-09-30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实践视野,9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于亢亢教授、张曼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餐饮服务中心王祚荣副主任、东区食堂陈巧主任,带领学院2023级本科3班、2022级本科1班部分同学及《高级食品经济学》课程硕博研究生前往美团总部开展企业参访与座谈。此外,多位公共管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哲学院的同学也积极参与本项活动。
在美团指挥中心展厅,讲解员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美团的发展历程、业务规模及国际化进程。在参观流程中,同学们全景了解美团在即时零售、数字化运营、即时物流等领域的技术与实践,现场观看“青山计划”等社会责任项目案例,体验绿色电单车、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美团智慧大脑等创新应用,感受到美团“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企业使命在民生场景中的具体落地。师生们切身感受到美团的科技实力与社会责任担当。
参观结束后,师生代表与美团外卖校园业务负责人吴敏总等美团代表们在会议室开展座谈会。此次座谈双方聚焦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育人,探索高校与企业共建课程、共研课题、共育人才的新路径。双方就如何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实践资源,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在校园服务、产教融合、数据驾驶舱建设、环保包装推广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则围绕绿色助推、营养健康、校园餐饮治理等议题,分享了正在推进的科研项目和课程建设情况。双方一致表示,将依托人大经济学、管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结合美团在数据、平台、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推动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合作项目落地。
于亢亢教授表示,人民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希望通过与美团的深度合作,将“产教育人”落到实处,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也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王祚荣副主任指出,学校的本质是育人,餐饮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协同共建,推动校园餐饮服务从“保障型”向“育人型”转变,真正实现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人大的学生最懂人大。祚荣副主任提出,把“高峰期配送优化”等真实痛点转化为课程案例和科研课题,让学生自主组队完成数据调研、方案设计与效果评估,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大模式”,鼓励向全国高校推广。
张曼副教授在座谈中介绍了与美团合作的“绿色助推”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由张曼副教授指导,四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作为科研骨干,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设计了六种信息干预方案,探索如何以低成本、非强制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选择环保外卖包装。该项目还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强国”立项。张曼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绿色助推’这一小切口,推动大学生形成可持续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吴敏表示,人民大学是中国顶尖高校之一,具有深厚的政策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基础。美团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长期有耐心”的理念,持续投入资源,围绕校园真实场景推动服务优化与治理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实践平台与科研协同等方面的机制建设,推动校园服务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此次座谈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与互信,也为今后在课程共建、课题共研、人才共育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表示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产教育人”,努力在校企协同中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撰稿:李易委
图片:美团
审核:张曼 叶灵珊
核发:李铭 耿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