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探索“4+X”新潜力 共促农文旅深融合 |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生前往陕西省绥德县开展“卓越三农·先锋”实践调研活动

2024-05-31

5月23日至5月26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政府及行业出题——学生答题”联合培养新模式,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3名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陕西省绥德县开展以“‘4+X’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卓越三农·先锋”实践调研活动。

陕西省绥德县是榆林地区红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其中,作为陕甘宁边区模范村的郝家桥村,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

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师生们通过座谈交流、深度访谈、实地踏查等方式,结合学术理论学习,走近生动实践案例,在积淀深厚的历史文明与红色文化中,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陕北山河的淳朴百姓和黄土村落中,把专业用到“田间地头”, 用青春吹响“振兴号角”。

深入基层一线 感受时代脉搏

01.png

5月23日,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曾丙健,副教授吕亚荣,专职辅导员苏舒,本科生林秋焕、杨曾超,硕士生尹甲贺、王如滔、刘一粟等一行13名师生与绥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科技局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由绥德县副县长李壮壮主持。

05.png

曾丙健表示,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作为农发学子,理应深入实地,体察农情,立志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此次实践调研,希望同学们能够立足专业特色,感受时代脉搏,贡献人大智慧。

乡村振兴局、发改科技局和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依次介绍了绥德县的脱贫攻坚成果、“6+产业”科技发展情况和“4+X”产业布局情况。他们表示,绥德县作为全市防返贫监测帮扶先进县区,脱贫攻坚成果显著。通过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制度,加强科技培训和品质引进,从而服务“三农”增产增收。通过持续推进“4+X”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挖掘产业潜力和培育产品品牌,现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认证。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绥德县依然面临劳动力外流严重、产业链短、融合层次浅等问题。师生围绕上述内容,就土地流转、产业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特色产业助振兴 进村入户察民情

5月23日到5月24日,师生一行依次前往绥德县郝家桥村、灵宝村、苏家圪凸村和薛家河村。通过村书记访谈与入户调研的形式,了解绥德县四个村庄的发展情况。

04.png

红色楷模郝家桥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每一次习近平赴陕西考察的行程中,传承都是一条清晰的主线。其中,郝家桥村则被誉为乡村楷模的“常青树”。它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经济股份合作社,积极建设习仲勋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多渠道增收。村书记表示,“郝家桥村将一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

06.png

苹果鲜甜灵宝村

“中国苹果看陕西,陕西苹果向北移,绥德就是优生区”。灵宝村山地苹果产业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以此建设灵宝村山地苹果主题公园。村书记表示,预计年底建成2000亩高标准农田,健全滴灌设施,提升果园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山地苹果产业。抬眼望去,灵宝村半山腰的庙宇,彩旗飘飘,承载了村民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08.png

红薯致富苏家圪凸村

苏家圪凸村自2017年起开始发展红薯产业,积极参加各地红薯展销会、申请原产地标志、打造特色品牌,自此绥德沙地红薯遍晓十里八乡,“小小沙地红薯,长成亿元产业”,成为区域内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张特色“王牌”。随着红薯销往蒙古、北京、上海,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家乡红薯产业贡献年轻力量。从村书记办公室望向窗外,只见一排排红薯苗连接远处的大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09.png

高粱飘香薛家河村

初夏时节,草木初长,薛家河村的高粱秧苗破土而出。低处的坝地里、山上的梯田间,一垄垄高粱秧苗,待到秋来成熟时,千亩高粱统一对接酒厂,粮仓满起来,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村书记讲道,薛家河村将继续推进高粱规模化生产,购买大型农用机械,为高粱播种提供农机支持。雨后凉爽,正值庙会,雕梁画栋的牌坊后锣鼓喧天。让人不禁感慨“喜看稻菽千重浪”,“红高粱”照亮乡村振兴路。

10.png

走进标杆企业,学习先进经验

5月23日、5月26日,师生一行前往德丰种业有限公司、白家硷镇育苗基地和赵家坬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实地参观与交流分享,详细了解当地农作物生长、培育及销售情况。

11.png

在德丰种业有限公司,调研团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育种、储存、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企业。它作为陕北地区最早推广精量播种技术的企业,通过改变传统播种方式,促使每亩产量增加300至400斤,其西瓜和甜瓜等优良品种在陕西及周边地区广受欢迎。与此同时,该公司每年销售各种肥料约5000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12.png

在白家硷镇育苗基地,师生一行详细了解了玉米、高粱、小米等作物的育种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针对如何选择作物品种、拓宽产品销路,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交流讨论。

在赵家坬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调研团实地了解了二十四洼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仓储和销售情况。目前,该合作社拥有20年经营权的土地资源已超过5650亩,其中4800亩已栽植有机山地苹果。作为“榆林山地苹果高质量示范区”和“陕西省省级生态农场”,该合作社为当地提供大量工作岗位,5年内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超1200万元,帮助78户脱贫户205人实现增收致富。师生们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延长苹果产业链条,加强政策牵引助力,以及将农产品收益增值留在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成员感想

林秋焕(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本科生)

地形破碎、气候干旱的陕北地区如何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开展的以“4+X”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卓越三农·先锋”实践调研活动为我解开了这一疑问,对山地苹果、沙地红薯、高粱等产业的发展及现存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村庄、农户和企业,在郝家桥村学习了光荣革命历史与农村楷模精神,在灵宝村感慨于山地无人种植的农村老龄化困境,在苏家圪凸村见证山地通过土地调整实现沙地红薯规模化种植,在薛家河村看红高粱带动村民致富,在赵家坬现代农业园区看政府、农户和企业之间如何化解矛盾,共同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扎根于农村大地,才能更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得之不易。作为农发学子,我们应当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01.png

杨曾超(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本科生)

绥德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多、平地少且干旱缺水,“靠天吃饭”曾是这里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绥德县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转变。这里的农业发展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自然恩赐,而是积极地寻求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之路。绥德县根据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精心规划并实施以山地苹果为主的“4+X”产业发展布局。这一战略不仅包括了苹果产业,还涵盖了其他特色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小苹果真正变成了“致富果”。

绥德县的产业振兴案例,不仅映红了黄土高原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证明了即使在条件艰苦的地区,通过科学规划和不懈努力,也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绥德县的成功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也是对所有地区乡村振兴的鼓舞和启示。

02.png

刘潜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

搭乘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卓越三农·先锋”这趟由课堂开往乡土的列车,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拥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天下名州——绥德。我们“脚踏泥土”,在这四天调研行程中深刻体悟陕北独特的民风民情,了解山地苹果、沙地红薯等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感受绥德县产业增收的潜力与活力。我们“仰望星空”,充分总结郝家桥村等地特色产业发展经验,探寻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形成优质调研报告,因地制宜为地方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乡村振兴贡献属于人大人的青春力量。

03.png

王如滔(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

这是我第二次踏足陕西,却是首次深入陕北的怀抱。初到陕北,所怀的好奇与所见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此之前,我对陕北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字句;然而,在亲身体验后,我被这儿的缺水和干旱景象深深震撼。来自水乡的我,无法不对黄土坡上农民们顽强的生命力表示敬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干出一番天地,这份坚韧让我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深受感染。

因地制宜地设计的窑洞和农民乐观真诚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我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路上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携带这份乐观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这次由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组织的社会实践,无疑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4.png

刘彦孜(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

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民、企业经营者和政府人员进行广泛的交流,我受益匪浅。当市场理论、蛛网模型、风险偏好等等书本上的东西活生生在我眼前时,不再是冰冷晦涩的知识,而是农民的诉求,是压在他们肩上的难题。村落里品质优良的沙地红薯、香甜脆爽的山地苹果都存在生产技术落后、销售渠道单一以及品牌打造等问题和挑战,参观企业的设施农业时感受到的规模化、智能化、绿色生态,都和艳阳下、黄沙里的山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现在,也是未来,是方向却不能简单复制,我们需要很多很多办法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农发学子,我将继续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这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5.png

朱慧龙(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

经过四天的实践调研,我对基层的乡村振兴实践有了更多的实感,许久之前只在文献中看过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有了更多的实体印象。郝家桥村红色旅游+反包倒租的分红模式让我看到了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尝试,灵宝村果园经济的衰落似乎也说明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新鲜的血液、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以及更多的土地使用自由;苏家圪凸村的沙地红薯不只是一种粮食作物,更加体现是经济作物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但是同时看到即便是好的经济作物也要有配套的营销方式和村民合作才能维持长久;薛家河村则再一次表明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加上单一的粮食作物难以振兴乡村。时间虽短,所见有限,然所见有所得,可谓不虚此行。

06.png

展望未来,我院将持续发挥高校专业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化“院地合作”,共同探索“4+X”新潜力,推动农文旅深融合,记录中国之治,贡献青春智慧!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