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2023-11-20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探索一条面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经学科发展新路,2023年11月19日,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隆重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处大使广德福(线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54所联盟成员单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者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处负责人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生代表共百余人参加大会。
林尚立、陈锡文、鲁昕、陈晓华、朱信凯、青平、司伟、徐志刚、钱文荣、仇焕广等领导和嘉宾共同推启联盟标识,标志“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正式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方面发挥示范担当作用的殷切期盼,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举办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大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有益助力,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携手打造理论研究高地,坚持以回答时代之问为目标,携手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坚持以增强学术话语权为使命,携手打造国际传播高地。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在致辞中表示,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奋进的征程上,联盟的成立凸显了高校的使命担当。一方面对于团结我国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构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三农”学派,繁荣世界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成果,推动农林经济管理知识生产和创新,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完善对促进中国乡村振兴实践,助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联盟能够团结共进,分工协作,共同担负起联盟创建、有效运转和取得实效的伟大历史使命,能够基于中国丰富的传统“三农”知识,基于中国广泛的“三农”实践,基于国际宽阔的话语视野,真正系统建构起中国特色的“三农”学派和农林经济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实现中国农林经济管理自主知识的自主化、学理化、体系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此次联盟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她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充沛、最强劲的潜力也在农村。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先导和重要基础。她强调,联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立足中国文化和国情彰显中国特色、服务中国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自主知识体系融入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她介绍了农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革和创新,强调了农林技术技能人才在转化农林科研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在致辞中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的农业农村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农业农村向现代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关键环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需求,加强理论研究,加大调查力度,将理论研究成果与改革发展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有思想、有见地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建议,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希望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深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探究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回答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形成中国“三农”学派贡献研究范式、理论依据和政策方案,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处大使广德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迫切需要以更加自主的知识体系概括和凝练中国实践,推动和指引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要求“三农”学界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从而回馈世界、回馈人类文明。中国“三农”学派的建设对于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三农”学派的建设是中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做的重要探索。通过“三农”学派的建设,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农业农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主持。他详细阐释了“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的背景及意义,并指出联盟旨在通过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探索和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思想内涵、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应用范畴等方面都有别于西方话语体系的中国“三农”学派,让中国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主持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他指出,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在过去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等领域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发展后面一定有成功理论的指导。我们作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学者有责任把这些理论提炼出来,讲好中国故事,并使之成为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理论。现代的经济和管理科学追求模型化、定量化研究,但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如社会公平、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很难被定量化和融入模型系统,这就导致我们能分析问题的越来越微观,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会存在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更大的包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作题为《建构农林经济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三农”学派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构建农林经济管理自主知识体系中遇到的八大问题,并且探讨了建设中国自己的“三农”学派的六大优势和七大出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作题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立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关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深入分析了何为“体系”,何为“自主”,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志刚作题为《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我们贡献了什么,还能贡献什么?》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就知识分类而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涵盖农林牧渔生命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结合我国大国小农及不断转型等国情,比较了相对欧美国家,我国农业农村问题的共性与个性,并从突出学科特色、聚焦拓展并行、交叉融合发展角度探讨了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作题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林经济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旨演讲,他基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指出中国农林经济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唐忠作题为《对中国农经学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点浅见》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国农经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中国机构工作的中国人形成的,在世界学术界具有引领地位的,关于世界和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理论和方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批判性思维、公开性的辩论环境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次联盟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提供支持。建构中国“三农”学派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由设置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高等学校二级学院自愿组成,突出学术性、非官方性、非营利性。宗旨是倡导联盟成员单位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其在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问题上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