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巴蜀大地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本科生专业实习服务乡村振兴见实效
2024-01-04“贵院30余名师生秉持‘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践行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下乡村、进园区、访企业,倾注智慧与汗水形成的《2020级本科生专业实习报告》,观点鲜明、内容实在、建议中肯、措施可行,我区在推进农村改革、产业振兴、基层治理、村庄规划、地灾防治工作中予以采纳,为巴州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区委和人民政府向我校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生发来建议采纳函,高度赞扬了学院赴巴州区实习团师生实事求是的调研作风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我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优良办学传统。一代代人大人行走中国、丈量乡野、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在田野大地上留下了最美的身影。
今年8月底,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0级应用经济与区域发展管理双学位实验班26名本科生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开展为期7天的专业实习活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与巴州区开展战略性合作,打造“地方出题、高校学生答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同学们与支持单位结成调研团队,围绕巴州区提出的制度改革、基层治理、产业振兴、村庄规划、灾害预警“五道大题”展开座谈交流、实地踏查、深度访问、理论研讨等活动,用自身所学回应地方所需,交出了巴蜀大地上乡村振兴的“人大答卷”。
理论联系实际
问题导向检验教学成效
“专业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大三暑期1至2周沉浸式调查研究,让同学们体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真实困境与具体挑战,考察本科培养前三年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化程度,训练识别问题、提炼问题、表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听说读写’的全面提升,加快同学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全方位‘武装’进程。”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钟真表示,这次专业实习以地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考卷,要求同学们用专业知识和能力独立作答,是检验过去三年学习成果的一场“实弹演习”。
巴州区提出的“五道大题”,都是当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迫切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农发学子组成五个专业实习团队,在支持单位协助下自主破冰、自主调查、自主研究,扎扎实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巴州区灵山村,“村庄规划”小组的同学们沉浸在阴灵山风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虽然灵山村是巴中居民休闲度假的旅游佳选,但目前阴灵山风景区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客流量少,辐射范围很有限。”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巴州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崔咏竹告诉实习团,尽管周边的茶产业、葡萄产业等已经初具规模,但相关产业链仍不完善,而且部分用地情况已经与“两项保护线”冲突,制约了村庄进一步发展。“希望‘村庄规划’小组能够探索出带动灵山村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为灵山村整合优质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优农旅融合产业提供可行方案。”
“村庄规划”小组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理论知识,对当地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建议:“我们认为灵山村未来应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着重发力,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茶产业与文旅产业相结合,不断推动集体经济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同打造美丽富裕的新灵山。”
“这些建议体现了人大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成熟的调研能力,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巴州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真真正正把自身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村庄规划”小组在当地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通过这次对灵山村的深入调研,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乡村发展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班主任于亢亢说,“要学会如何打仗,光有枪和子弹肯定不行,只有‘实弹演习’才能发挥作用,这次专业实习就是同学们真正的‘练兵场’。”
深入巴州大地
发扬实践育人优良传统
从课堂步入田野,同学们在基层实践中探索真知。几天时间内,通过脚踏实地近距离接触,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更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走出课堂,是一次对意志的磨炼。“这次行程的安排是比较紧凑的,三天要走访7个乡镇,每天的车程都是五六个小时。山路难走,开始我很担心同学们会坚持不了,可实际上却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巴州区委农办主任,巴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映德说。
通过对当地多个乡村的走访调研,“产业振兴”小组成员陈炜认识到:“推动产业发展不是靠投钱就行,从纸面的想法到实际的效益,落实转化的过程异常复杂而艰辛。”设身处地地从基层产业规划者和组织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专业理论为基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提意见,同学们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见证了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
深入实践,是一次对理论的检验。“灾害预警”小组以地灾防治为主题,同学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实地考察了白皮山滑坡、窝窝石滑坡、荆竹林滑坡等滑坡灾害情况,根据事实找问题,依据现实提办法,对多种治理方案有了新的认识。
“尽管很累,但只有实际看过房子侧墙和天花板上的巨大裂缝,听爷爷奶奶们讲述雨季避险的经历之后,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地质灾害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危害。”“灾害预警”小组成员秦祺感叹,虽然路途颠簸,体力消耗巨大,但关于如何因地制宜、将有限预算发挥出最大价值的研讨让人收获满满,这样的专业实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祖国大地撒下实干种子,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理想信念。
厚植为民情怀
上好田野上的“大思政课”
从课堂到田野,从书本到四方,围绕本次专业实习,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与巴州区政府展开深度合作,以课题为主线,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步入乡野,在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交流互动中深入了解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同学们在当地基层干部的言传身教下上了一堂田野上的“大思政课”,在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感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习期间我们考察了后溪沟村的集体搬迁项目,访谈了当地搬迁群众。”“灾害预警”小组成员周思楠从地灾防治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搬迁工作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让人民群众搬得愿意、满意,从选址、补偿到重建、搬迁,从隐患点下的土坯房到安全卫生的新砖房,难以想象完成一户搬迁工作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
“乡村治理”小组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基层工作中的“人民情怀”。他们的调研围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研究”展开,巴州区开展的“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样本。
“邻里纠纷、拆迁安置、加装电梯、卫生包干……一件件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小事成为了基层工作者的大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乡村治理”小组成员张一凡说,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折射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诉求大起底”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使命感。“我们小组对‘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经验的提炼总结,加深了我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实现城乡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党组织在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全情动员、全心投入和全力保障。”
在观察中思考,在行走中实践。农发学子将这里发生的故事带回人大课堂,在学院开设的《环境心理学》等课程中,聚焦巴州所见所闻展开学术讨论和研究,将专业实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推动实践调研成果向更加优质的学术成果转化,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思考升华。
涵养“一懂两爱”
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中,同学们深入乡村、走进“现场”,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交流,对农业农村“疑难杂症”把脉问诊,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早在实习开始前,“农村改革”小组成员就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资料,自认为宅基地入市改革所存在的问题早已被学者们充分探讨,但是当他们走进巴州区龙台村、苏山村、相坪村等地,对农村闲置用地盘活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才真正意识到现实问题的错综复杂。
“以用地政策为例,制定用地政策需要协调各方利益,涉及到村民、集体、企业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诉求和博弈。”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和材料分析,总结出“宅基地盘活利用难”“土地增减挂钩后可持续发展难”“同地同权同价难”三个制约巴州区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主要问题。
“为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巴州区探索出一个主体、两本规划、两种方式、三种模式、三方受益的‘12233’机制,目前已经完成2宗6.03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刘映德与实习团进行深入交流,希望“农村改革”小组的同学们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帮助巴州区探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为盘活土地资源要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显化农村土地价值、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提出宝贵政策建议。
“这一次的专业实习,让我对‘三农’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愈发贴近现实和人民群众,我也真心希望能利用自身所学为巴州区提供一些能落地、可实现的建议。”“农村改革”小组成员林秋焕表示,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广阔的社会实践就是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的最生动课堂。
行走在生机盎然的巴州大地上,农发学子体味基层艰辛、拥抱绿色山河,以敏锐的实践观察力、丰富的学术想象力和专业的综合表达力,就“五道大题”初步形成了一份逻辑性强、体例专业、富有亮点和创新性的“乡村振兴答卷”,为巴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
以所学所得解地方之问,以实践为师治兴农学问。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即将迎来建系70周年和建院20周年之际,学院将继续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相结合,着力培养“最懂中国农业农村管理”的高端人才,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具有鲜明人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