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招募通知(一)

2020-07-05

  在每年暑假,在盛夏七月,我们都诚挚邀请全国重点大学的最优秀大学生相聚北京,相会人大,相约农发,参与一个精彩多元、收获知识、收获友谊的夏令营:来自五湖四海有志于研究三农问题的全国最优秀学子汇聚一堂,聆听前沿学术讲座,倾听大师之声,感受大学之道,体验人大魅力,交流青春理想,激发灵感智慧,升华人生境界。今年因特殊情况,我们将采取线上云相聚方式进行。

  从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农业经济系,到组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已建立起三大实验室(农产品市场模拟实验室、农业经济计量分析实验室、乡村建设实验室),在14个省区建立村级乡村发展试验区50多个,每年投入资金设立数十项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农发学院的学生培养与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拥有1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与本院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都名列其中,学科门类齐全且都具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实力,为本院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学科环境。

  本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在人民大学以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以上,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0%以上,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基本都有出国进修和访问的学术经历。本院教师科研经费充足,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管理、食品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点,一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长期致力于中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作学院无疑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第十届(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将于2020年7月底举行,暂定线上开展。对2021级研究生,学院计划招生专业如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一、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涵盖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管理、食品经济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等专业方向);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为农业硕士(农业管理、农村发展两个领域)。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实行硕博连读制度,获得硕士学位的基本学制为三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学制为五年;其余硕士专业学制为两年。

  一、报名条件

  1.本科三年级学生(将于2021年毕业)。原985高校、211高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优先考虑。

  2.学习成绩优异,有望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本科前5个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原则上在专业前1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习成绩排名可适当放宽:(1)有已发表的经济学或管理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或获奖科研成果等;(2)优秀生源比较集中、保研比例比较高的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学生。

  3.英语成绩突出(需提供英语六级成绩,或托福、雅思成绩)。

  4.所在学校两名教师推荐。

  5. 有望获得人民大学“特殊类型”保研资格的本校学生,其学习成绩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请材料

  请将以下材料电子版合并为一个PDF文件:

  (1)2020农发夏令营申请表扫描件(见附件,签字盖章)。

  (2)前5学期本科成绩单扫描件(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

  (3)英语成绩证明材料扫描件,包括英语六级证书或托福、雅思成绩单。

  (4)所在学校两名老师的推荐信扫描件(签名)。

  (5)其他证明材料扫描件,包括各种奖励、已发表论文等。

  (6)夏令营论文(PDF版,申请人为论文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及论文查重报告(知网系统等)。

  请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由于申请材料不全等原因影响申请结果,责任自负。

  三、申请时间和方式

  2020年夏令营将于 7月底举行,网上报名系统预计2020年7月10日左右开通,详细安排见后续通知。请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站:http://sard.ruc.edu.cn/和学院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联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主楼916B
  联系方式:nongfaxialingying@126.com
  联系电话:010-82509122/82509135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020年7月5日

 

附件 2020农发夏令营申请表.docx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